博翔科技為專業機械設備歐規/美規及半導體設備SEMI S2輔導顧問公司
本公司為專業從事設備安全檢測驗證與碳足跡驗證的輔導機構,擁有經驗豐富的機械安全輔導工程師,並與多家國內外知名驗證公司合作。
服務範圍包含各項產業機械、工業電控系統、鞋廠自動化設備、半導體設備及光電廠設備…等產品。
我們擁有在電子電器、家用電器類產品、電池類產品與機械設備類產品等認證經驗,亦熟悉各國法規要求及驗證標誌申請作業流程,與各國官方驗證單位直接配合,幫您快速取得各種驗證標誌。
碳足跡是什麼?
產品的生命週期溫室氣體排放量(或稱產品碳足跡)的計算,需要有一套一致性的方法來引導與規範計算的過程。自2008年英國標準協會公布第一個針對產品碳足跡計算的規範—PAS 2050後,國際間目前已發展與發展中之產品碳足跡相關標準/規範。
一個產品在其生命週期內排放多少溫室氣體?過去幾年間,這個問題變得愈發重要。“產品碳足跡”可以給出答案。
產品碳足跡統計了一個產品在其生命週期各個階段產生的所有溫室氣體排放量。例如從資源開採、前體製造、成品製造,到成品離開公司大門過程產生的碳排放。
產品碳足跡使產品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變得透明。
同時,博翔科技們採用環境、經濟和社會標準對產品進行全面的可持續發展評估。
英國碳足跡計算準則—BSI PAS 2050
BSI PAS 2050「產品與服務溫室氣體排放生命週期評估規範」為英國標準協會(BSI)制定並集合碳信託(Carbon Trust)與英國環境、食品與農村事務部(Defra)之力發展而成,2008年版於2008年10月29日正式公布,為第一份針對產品與服務生命週期溫室氣體排放而制定之規範,亦成為國際標準組織(ISO)發展碳足跡準則之參考文件,同時也是目前我國計算產品碳足跡時,最多也最常被採用的標準。目前已修訂為2011年版。
國際標準組織(ISO)的碳足跡計算標準—ISO 14067系列
ISO 14067標準由國際標準組織負責制定環境管理(environmental management)系列標準的第207技術委員會(ISO/TC 207)下第7子委員會(SC 7)負責制定。ISO 14067的發展目的是為提供產品溫室氣體於量化與溝通方面之要求事項。
ISO產品碳足跡標準歷經多次的委員會議討論,終於定案,於2013年5月21日以 “技術規範” 方式正式公布為 ISO/TS 14067:2013。而近年在2018年8月20日又發佈了ISO 14067:2018國際標準正式取代了技術規範 ISO/TS 4067:2013。
Note: ISO/TS被歸類為ISO的技術性文件,即Technical Specification(技術規範)的縮寫,其與「Specification(國際標準)」在本質上仍有一些差異。
碳足跡盤查認證流程:
博翔科技獲得許多機構認證標章,專業度值得信賴
而博翔科技輔導產品眾多,CNC、包裝機、塑膠機械、壓出機、滾輪機以及PCR檢測儀器,皆可以透過博翔科技的輔導,取得相關認證。
我們的六大服務
全球權威認證機構
可協助取得全球相關認證標章,讓您的產品可以出口全球各地取得當地銷售資格
擬定認證方案與組合
爭取一次測試,取得多個或多國認證;把握認證過程環節,及時反饋進度,縮短認證週期,提高效率
CB轉證服務
協助獲得處理電氣電子產品和元件的安全、電磁相容性和能效的相關認證,並可以獲得國際電工委員會電器產品合格測試
防爆認證專區
針對使用在礦區或潛在爆炸危險環境的電子設備及非電氣設備,舉例:石化業、加油站、印刷廠、塗料廠及麵粉加工業等存有易燃易爆類氣體、蒸氣或粉塵的場所,我們提供產品認證需求。 有此類需求請撥打分機104
協助準備各式技術文件
總裝圖、爆炸圖、電路原理圖、材料清單、標籤、說明書等;協助客戶準備測試樣品,提供預檢、預測試服務
檢測領域廣
涉及電子電器,無線通訊,醫療設備,汽車類檢測,能最大程度滿足到客戶需求
成為博翔科技的服務客戶,不只是博翔科技永續的客戶,更是擁有博翔科技專業的國內外證書團隊服務。
不論是在海內外入關問題方面、買家對認證問題釋義方面以及相關各國法令的專業知識,博翔科技服務眾多不同產品類型客戶
皆能一一替您解答。博翔科技不只是為客戶解決認證問題,更致力於提供客戶在取得認證之後更多產品行銷全世界的多元服務。
立即與我們聯絡:
網址:https://protect-safe.com
電話:04-23598008#106(國際轉證)
住址:臺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四段771號7樓
加入LINE立即諮詢
GREEN715ER15E |
童年的早晨 文:曹洪玲 冬日的清晨,夜幕還籠罩著整個山村,大地還在沉睡,偶爾的雞鳴和狗吠顯得整個村莊更加寧靜。 母親總是早早起床,生好爐子后,再喚醒我們。睡眼朦朧的我們,常常看到母親將我們的棉襖、棉褲放在爐火上烘烤。 所謂的爐火,只是一只小小的煤球爐,火焰并不是很大,棉衣一離開火焰就會變涼,所以母親會反復不停的烘烤,并催促我們快點起床,以保證棉衣在最暖的時候穿在我們身上。 看見我們一坐起來,母親就會把棉襖扔過來,還不忘記囑咐一句:“快點,要不就涼了!”那個時候我們也不知道秋褲、秋衣是何物?起床后用暖烘烘的棉衣將光溜溜的身子一裝就可以了。(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盡管那只是一個小小的煤球爐,但那微弱的爐火足可以讓我們感受到寒冬里的溫暖。那個煤球爐幾乎是我們冬天里的全部。 夜色朦朧,星星還在眨著眼睛。伴著稀疏的星光,我們踏上了去往學校的小路。(上世紀80年代,我們學校上午時間分兩段,先上一節課后,再吃早飯,然后上午是三節正課。) 一路上,呼朋引伴,有在路邊等的,有在自家門口候著的,三三兩兩的聚集到一起,嘴上說著,腳下走著。那時的鄉間小路,地面坑坑洼洼,到處是小石子。一不小心我們就會被絆一下。被絆倒的小伙伴呼啦一下爬起來,拍拍屁股繼續趕路,好像什么事情也沒發生過。 偶爾會蹭破一點皮,也沒有人會在意。但是如果棉衣被磕破了,就會心疼好一陣子,當然更害怕漏出白花花的棉花,讓母親發現了會挨罵。挨罵是輕的,被打一頓倒也很正常,畢竟冬天就這么一件棉衣,弄得太破了穿啥呀?所以真皮破點能自然愈合,反而也就無所謂了。 其實上學的路上最愿意走的是村前的小河。村前的小河是去往學校的必經之路,夏天淌水而過,春秋走的是搭石,冬天就是滑冰過河了。河面并不是很寬,但是有長度啊!所以我們都會從家里早走一會兒,目的是能在小河里多玩上一會兒。(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在冰上,最常見的是進行滑冰比賽,看誰一下滑的遠。膽小點的就互相拉著滑,有的則自個兒進行自由滑,調皮點的到處打混,你推我搡,常常是摔得四腳朝天。你起來,我摔倒,盡管屁股會跌的生疼生疼,但誰也不肯停下來。 在小河里滑冰的事,是絕對不能讓大人知道的,但精明的大人常常會發覺,因為我們的鞋子會出賣我們。那時候的棉鞋是麻繩納的鞋底,這樣的鞋子是無法滑冰的,滑也滑不遠。何況也舍不得滑,因為滑上幾回之后,麻繩斷了,很快鞋底就會磨得不能穿了,也就意味著沒鞋了。所以我們常常偷偷的穿那種薄薄的單鞋,有的單鞋早已經漏大拇指了,但也沒有妨礙我們滑冰的熱情。 母親們常常會抖落著我們的鞋子:“這鞋是怎么回事?再滑冰,就讓你們光著腳丫子!”我們囁喏著說再也不敢了,但卻依然滑的不亦樂乎,這也許是我們對母親撒的最大的謊吧! “滑冰”對于我們來說實在是有著太大的誘惑力!我們除了“滑冰”“玩石頭”真的再也沒有什么其他可以讓我們玩的了。而“滑冰”又只能是在冬天。 在冰上的運動,還有一項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打陀螺,打陀螺是男生們的專長,因為打陀螺不僅是一項技術活,做陀螺也是一項技術活。陀螺都是男生們自己做,從尋找合適的木塊,到削尖,磨頂,加鋼珠或者包小鐵皮。這些是我們女生怎么也做不來的。也不排除個例,如果一個村里有一個女生能做到,也是很了不起的,能做的女生,通常會被稱作“假小子”。有羨慕的,有嫉妒的,也有不屑一顧的,但大多數女生都是很好的觀眾,都會拼命的為“假小子”加油。 在打陀螺比賽前,男生們都會先互相看看對方的陀螺和鞭子,然后互相猜測一下誰的陀螺會贏。往往他們的估計會八九不離十。比賽前互相看一下對方的陀螺也似乎是一個固定不變的程序,因為他們會不斷的修改完善自己的陀螺和鞭子,每天每個人的陀螺都會或多或少的變一變。冰面上吶喊助威的聲音此起彼伏,不時還會夾雜著陣陣掌聲,旋轉的陀螺亦如同優雅的芭蕾旋轉出了我們快樂的童年。 玩耍的時間總是過得飛快,仿佛總是才剛剛開始,時間就已經到了,直到聽到學校里預備鈴聲響起,我們才會嘻嘻哈哈,一溜煙兒向學校跑去。 我們一路飛奔來到學校,將書包往教室里的所謂“課桌”(筆者剛上一、二年級時用石頭支的木板,三年級好很多了,用的是長條的木頭桌子,現在看應該是長條的凳子)上一放,就該站隊了。 晨光熹微,在嘹亮的哨聲中,我們開始了清晨的第一課-晨跑。伴著嘹亮而富有節奏的哨聲,我們用力的喊著號子,跑著跑著,還會想在布滿塵土的操場上滑一下,因為在小河里滑冰的勁頭還沒過。 晨跑結束十分鐘過后,整個校園里就會充滿我們朗朗的讀書聲。這是我們鄉村小學的早讀時間。半個小時的晨讀過后,天早已大亮,早讀過后,我們會站在教室門口兩側,把小手互相插到袖口里。 男同學,女同學分兩組“擠油”(挨著墻站成一排,然后一起向中間擠,看看誰被擠出來了,就罰她節目。)為了避免受罰,一下課都爭先恐后的向外跑,占據最有利的兩側位置,誰晚了誰站中間。偶爾也有個別喜歡表演的,故意拖拉一下,站中間,稍一用力就會被擠出來,然后高高興的展示一番。也會有調皮的男生插到女同學的隊伍里,男同學們就會嗷嗷的起哄,女同學里的班干部就會連拖帶拽的把插隊男生揪出來。 插隊的男生一點也不會惱,嬉皮笑臉的回到自己的隊伍里,接著哄一下,就會被所有的男生擠出來,然后一個個笑的都前仰后合。遠遠看到老師來了,便一下子散開回到自己的座位,回到座位上的我們還會偷偷樂上一小會兒。“油”也總是沒有擠夠的時候。 之后,是一節正課,上語文或者是數學。這個時候村莊里已是炊煙裊裊了,那是母親在為上學的孩子準備早飯。當陽光灑滿校園,小鳥蹦來跳去時,我們會在教室前站著整齊的隊伍,高歌一曲。隨著體育委員的一聲“解散”,我們也像出籠的小鳥一樣嘰嘰喳喳,蹦蹦跳跳的回家吃早飯了。 回家的路上,免不了還要在小河里溜兩下。但不能停留時間太長,早飯時間很短,晚了會吃不飽飯,還會遲到。回家時,總是自以為很高明的先去偷偷的換下鞋子。 早飯除了地瓜和大白菜,沒有其它的。抱著熱乎乎的地瓜,吃著大白菜,圍著煤球爐,這就是我們幸福的全部! 跳動的爐火,光滑的冰面,旋轉的陀螺,自創的游戲裝滿了冬日——我們童年的早晨! 作者簡介 曹洪玲,鄉村教師, 工作之余喜歡讀幾本小書, 偶爾寫幾行小字。 +10我喜歡
文/桃園野菊 我愛大海,愛她的寂寞,她的遼闊,以及她的深沉與包容。每當或開心,或失意,或落寞的時候,我都盡量投入海的懷抱,讓她容納消化我的一切。她于我,是母親,是愛人,是心靈泊岸的港灣。 我的心中有一片海,洶涌著生之痛疼,澎湃著對天地萬物的熱愛。我的心中有一片海,寂寞著黑夜的寂寞,蔥蘢著朝陽的緋紅,絢爛著落霞的詩意。我的心中有一片海,氤氳著思念的味道,繾綣著人生的況味。 我左尋右覓,七彎八拐,將喧囂遠遠甩在車后頭,將心事通通拋至九宵外,終于,終于,來到這個再無前路可通行的白云深深處,大海最深處。 人生天地間,莫愁前路無知己。此時此刻,蒼山,滄海就是我的知己,還有,綠樹,野草,花香,鳥語,飄浮的云朵,以及心中的愛人。 我來到這里,為了一份寂寞,一份孤獨,一份幽靜。我來到這里,為了一種放逐,一種清空,一種忘我。(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莫問我來自何方,莫問我去向何處,我在追逐,我在流浪,為了翱翔天宇的小鳥,為了輕流山間的小溪,為了心中的一片海,為了夢中的彼岸。 我那么努力地來到你的身旁,只是為了站在你能夠看到的位置。我那么無理由地愛著戀著你,只是為了抵達你的靈魂原鄉。 巍峨的山啊,我來投奔你;寂寞的海啊,我來擁抱你;如煙的往事啊,我來告別你;孤獨的自己啊,我來放空你。 仰望高山,心倏地沉下來。面朝大海,心忽而靜下來。是啊,心,要像一座山,沉默,渾雄,巍峨,更要像一片海,寂寞,曠闊,深邃,美得不自知,才是真的美。 我為何會如此喜歡高山,喜歡大海呢?我想,是因了與生俱來的孤獨,是因了靈魂深處的寂寞。性靈的東西總是天生的,靈魂深處的東西總是寂靜的,就像,那些骨子里所鐘愛之人之情,總是帶著前世的記憶。(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從什么時候開始,喜歡一個人獨自看海聽海的呢?我想,當一個人的內心從簡單到深沉,從冷漠到寬容,從溫軟到仁慈,就是海一般的升華。 面對落花的殘香,流水的無情,我們不免心生落寞與凄婉。面對高山的孤雄,大海的博大,我們會情不自禁地念天地之悠悠,感生命之渺小。 當生命的年輪轉到一定深度,我們會漸漸懂得唯有那種不言不語的奉獻與付出才是世間之大愛,正如這闊海,正如這雄山,用它們的博愛與緘默涵養著眾生蕓蕓。 有時我會想,人類與大自然的最大區別,就在于索取與奉獻。在大自然面前,我們永遠只是自私的索取者,索取著陽光,索取著雨露,索取著生命,更甚的是還不知感恩。而大自然于我們,永遠是默默無聞的,神靈般的救護者,它包容著我們的一切,像母親,像愛人,像大海。 時而我也會想,人,到底應該怎樣活著,才不算辜負;到底應該怎樣活過一生,才不會有遺憾。有人說,做喜歡的事,愛想愛的人,就會幸福一生。可,人生漫漫,又有誰能真正確定什么才是自己深深喜歡的呢。許多時候,人的喜好,似乎也會隨著世態,隨著時間改變,正如人的心境與思想,會因著經歷和年齡發生變化。 叔本華說,人,要么庸俗,要么孤獨。是的,生命的本質,是孤獨的,是寂寞的。但總要相信,縱算所有的人將你遺棄,這世間總有那么一個人想要深深地擁抱你,總有那么一個人會像大海般包容和愛著你的所有。 點心靈的燈,行正道的路,執仁善的念,做溫良的人,人生的方向就不會錯。所謂幸福,就是靈魂的香味。所謂快樂,就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其實,人的煩惱,就是對生命無常的不安。因而,為了抵抗這種忐忑不安,我們花盡心思,窮盡一生,有的人以物質的滿足博得一時的歡愉,有的人以精神的豐盈贏得真正的富貴。 時間永遠是最殘忍的劊子手,讓你看清看透許多,同時也讓你不得不學會像它一樣寡淡與清高。歲月無情,大浪淘沙,磨盡鋒芒與棱角,終究會圓你生亦坦然去亦淡然的落幕。 生活,充滿了起落,正如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大海悠悠。生命,充滿了變數,正如這黃了又綠,綠了又黃的青山隱隱。人生,有時萬念俱灰,有時欣欣向榮,偶爾豪情萬丈,偶爾一落千丈,每個凡俗中的人都一樣,起伏的才是生命,跌宕的才是生活。 有時,真的要感謝生活,感謝那些挫折和傷痛,正是它們造就了你的隱忍、含蓄、、成長、修行。讓你懂得日出驚山鳥、日暮蒼山之美,懂得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可貴。無論何時,沉默如山,深廣如海,都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境界。 “沒有藍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飄逸,沒有大海的壯闊可以有小溪的優雅,沒有原野的芬芳但可以有小草的翠綠。“以清凈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有海的胸襟,就會活得坦然,活得坦然,就會有快樂的人生。 相信吧,命運會厚待溫柔多情的人。放開吧,歲月會善待心中有片海的人。縱然寂寞如海,縱然孤絕如山,但,總有春暖的花開,總有悠悠的綠水,總有流星的夜晚,總有絢爛的日升,以及最美的日落。 +10我喜歡
浮生 · 許志芳 任曉雯 編按:任曉雯有著令人瞠目的辛辣筆力,文辭鞭辟,直如老吏斷案。不動聲色的敘述中,一個個被命運摔打的人躍然紙上。雖遭時代無情淘洗,卻在小說中面目鮮活。感謝任曉雯,寥寥兩三千字,為這些浮沉顛沛的上海人,刻下曾經活過的墓志銘。 兒子張援朝結婚后,王阿妹鮮少登門。最后一趟去,是孫子張奇十歲生日,兒媳許志芳再三邀約。王阿妹入暮方至,用拳頭砸門。張奇聞聲拎來拖鞋。他比奶奶高了,面廓也抽長起來。許志芳迎出門,“姆媽來啦。”王阿妹不換鞋,徑直坐去床沿上,慪氣似地東張西望。 張援朝給母親倒水。王阿妹道:“這是女人家做的事體。”許志芳捧來桃酥。王阿妹道:“忒甜,膩牙齒。”許志芳展示張奇的美術作業,又打開五斗櫥抽屜,道:“奇奇最乖巧了,衣裳疊得整整齊齊,不用大人教。”王阿妹乜斜了眼。許志芳訕訕起來。 捱到晚飯時分。王阿妹不動筷,余人便不動。王阿妹嘗一口青菜炒肉絲,“本地人燒菜,像是鹽缽斗翻脫,”搛一筷咸菜炒小毛魚,“窮人家才天天吃咸菜。”許志芳說:“姆媽嘗嘗肉圓,放了地栗和薺菜。”王阿妹嚼幾口,蹙起眉頭,欲說一嘴,終于沒說。 許志芳曉得,婆婆在外頭抱怨:張援朝討了個蹺腳媳婦,生了個戇大兒子。許志芳覺得,張奇不聰明罷了。他在社區特殊教育學校。同學有耳朵不好的,有腦子不好的,多半腦子不好。張奇比起來,算是聰明的。還當了勞動委員。他擅長揩玻璃,濕毛巾一遍,干報紙一遍。還擅長剝毛豆,一掐一擰,豆子滴溜溜出來。 許志芳走路貼牢墻壁,短腿緩慢落地,長腿奮力撥起。有人等她,就揮手,“你們走,別管我。”想快,快不起來,憋紅了臉。她是南匯人,老三屆。當過紅衛兵,寫過大字報,批過語文老師。一日武斗,被同學用自來水管誤擊,跌落領操臺。骨折愈合后,查出短縮畸形,未得治療。她在機床模型廠待了整十年。參加高考,進了交大機械動力專業。 許志芳不擅理工,一學期瘦八斤,大把落頭發,頂心隱有斑禿。班長張援朝輔導她。翌年結了婚。許志芳畢業后,進內燃機械廠。張援朝說,兒子智力出問題,皆因孕婦許志芳工作忒賣力,“當初我也是看中你勤奮認真。但凡事有度,生活不是打仗。”許志芳道:“講話要有科學根據,保不準是你遺傳不好呢。” 張奇九歲時,廠里福利分房,漏了許志芳。她跑到工會主席辦公室靜坐。別人問她,就落淚,“我把性命都賣給單位了,害得老公也不睬我。”或提醒:“工作忒用力道,領導未必歡喜的。”許志芳不復言語。月馀,從老同學口中打探到,有個專利商標事務所,效益好,正招人。趕忙備考,一考即中。 許志芳辦完辭職手續,在內燃機廠傳達室門前,逮人寒暄作別。車間同事議論,“許志芳立在廠門口,立了半半六十日。”“做給大家看唄。”“她特地跟我講,身上絨線衫新買的,牌子是真維斯。”“還燙頭發了,怪里怪氣,像只蓬頭癡子。”“她一直怪里怪氣。”“哦呦呦,還穿了踏腳褲。”“一腳長,一腳短,哪能踏腳。”眾人嘩笑。 逾數年,許志芳考取專利代理人資格,還自學日語。當了骨干,繼而升為所長助理。又幾年,事務所改制。她得了分紅,每年進賬六十余萬。把錢從家庭賬戶取出,存于自己名下。買個保險柜,鎖了存折,無人時反復數點。 張援朝大哥患了前列腺癌,小妹的兒子要出國留學。許志芳拒絕借錢:“張建國不是罵我鄉下人嗎。”張援朝道:“他一直嘴巴臭,也不是針對你。再講了,小妹待你總不錯。”許志芳道:“她表面客氣,背地里不曉得講啥。你看她對張建國意見大吧,當面比啥人都親熱。” 大年夜聚餐,許志芳被推為上座,挨著王阿妹。她不停繞過王阿妹,給兒子搛菜。腕間的老坑翡翠鐲子,來回撞擊碗盞。 張援朝道:“你今朝沒跟姆媽講過一句閑話。” 許志芳道:“講啥呢,有啥好講。” “你老早子拼命討好她,是為了她幾只私房銅鈿吧。現在面孔一翻,飛起來了。” 許志芳目光繞了圓臺面轉。一時煞靜。她道:“是啊,我有鈔票了,翅膀硬了。” 開春,王阿妹肺癌過世。許志芳在靜安河濱花園購了房,置一套小葉紫檀中式家具。張援朝與她分居。她閑來無事,學電腦和法語。時或推窗觀景。蘇州河伏在窗底。水色微皺,波光流離,云影子一團團掃過。許志芳有了君臨天下之感。她想做婆婆了。 許志芳幫兒子相親,相了七八個。信息錄入電腦,逐次比照。有個彭曉悅,以為是所長親戚。見過三趟,發現是所長鄰居的遠房侄女。張奇不肯分手。許志芳道:“上海小姑娘介許多,尋個外地人做啥。”僵持數月,她屈服了,“沒辦法,兒子就喜歡漂亮女人。” 許志芳開始盼孫子。白白里盼了兩年。她迫他們看醫生,看過幾遍。又問兒子,和老婆多久“那個”一次。張奇瞇瞇笑,不言語。許志芳夜半躡足去主臥,推一道門縫,張望良久,被彭曉悅發現。許志芳道:“兒子不懂事體,當娘的關心關心。” 至年關,彭曉悅公司聚餐,晚歸。許志芳打電話給前臺,又摸到飯店,鬧一場。回了家,將兒媳的大衣、套裝、小禮服往窗外扔,“穿得像只狐貍精,一天到夜出去尋花頭,”又道,“以為我不心痛啊,都是我家鈔票買的,件件牌子貨。” 一日甫曉,彭曉悅出門上班,再沒回來。帶走了身份證和本科畢業證。許志芳去她單位,發現已辭職。欲尋當初的介紹人,怕失了面子。亂過幾日,到派出所做筆錄。大蓋帽笑道:“不會有啥危險的,多半是跟野男人跑了。”許志芳道:“我們戶口給她,鈔票給她,樣樣物什都給她。啥人會這樣寵牢她。她到辰光懊悔了,不要來求我,”又道,“我兒子要啥有啥,年輕小姑娘隨便挑。” 許志芳復又張羅相親。對介紹人道:“分居兩年就離婚了,現在篤篤定定先挑起來。”張奇不肯見人,追了問:“悅悅呢,悅悅哪里去了。”她答:“死掉了。”如是幾次,動起怒來,“張奇,你就是只戇大,你曉得吧。啥也不會做,只會惹事體。跟你講了別要外地女人的。不是看中你娘有鈔票,啥人眼烏珠瞎掉嫁給你。”張奇癟了嘴,鼻頭微紅。她語氣軟下來,“一個個都拎不清,傷透我的心。” 夜半,許志芳在客廳儲物柜里找安眠藥,聽得電話響。她啊呦捂胸,接了。那廂道:“蹺腳老太婆,受夠你了,去死吧,哈哈哈……”許志芳掛斷,意識到是彭曉悅。仿佛醉了酒,又似瘋癲了。許志芳對牢話筒回罵:“你才去死,鄉下人,小拉三,白眼狼。”一串忙音回應她。 許志芳罵一晌,摜了電話,癱在真皮沙發里。沙發闊大,無邊無際。棗紅的紫檀木茶幾,擺了花瓶、瓷杯、雜志、牙簽罐、遙控器、餐巾紙盒。一方水晶相框立出來。張奇在框內微笑,露一線門牙,看著像個正常人。白襯衫,黑領結。頭發上過油,梳向一邊,貼伏住頭皮,襯得頰頤碩大。那是他的結婚照,身邊人被裁掉了,替上一張七寸黑白相片。相片里是三十來歲的許志芳,直短發,順風耳。尼龍圍巾層層疊疊,宛如花萼襯花朵,襯托她的面龐。她一腿立直,一腿微彎,似要往前邁步。鼓胸捏拳的氣勢,仿佛生活中的一切,統統難不倒她。 +10我喜歡
台南碳足跡認證費用桃園減碳標章輔導新竹減碳標籤管理台中綠色能源管理
高雄碳排放量認證費用 台南企業碳足跡查證 推薦碳足跡服務及核發CE證書單位新竹減碳標章查證 桃園減碳標章查證 推薦碳足跡認證顧問公司新竹碳足跡驗證 高雄碳足跡認證機構 推薦碳足跡認證的檢驗公司